1、他对大清的主要成就就是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和办理外交事务。在慈禧和咸丰帝两口子手中他的官位沉沉浮浮几经罢黜,心力憔悴的老年奕欣,最终远离朝政,以养病为由隐居在京郊的千年古刹戒台寺,度过了一段清静凄凉的晚年。
2、晚年的奕欣 这位恭亲王一生对大清所做的贡献,比他的哥哥咸丰皇帝更多,他在后来的时候不仅主张国家的自强,还大力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这为当时清国的发展,对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平台。
3、到清代后期,皇帝们的生育能力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在咸丰做皇帝时,亲王的含金量还真是挺高。也正因如此,在咸丰病逝后,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才能与恭亲王奕欣联手,绊倒了肃顺等八大臣,赢得了辛酉政变的胜利。辛酉政变后,慈禧、慈安与奕欣,成了清王朝的三巨头。
4、在奕的后半生,因不断受到慈禧的打击,他在政坛上起起落落,早先的锐气逐渐消失,到晚年更是消沉,在政治上毫无作为。即使他虽然再一次出山了,可是却没有再和慈禧争斗的能力。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一病不起,四月初十日病逝。
读音:yì xīn 声母:y、x 韵母:i、in 简介:爱新觉罗·奕(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读音:gōng qīn wáng yì xīn 释义:恭亲王“奕欣”是指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汉字】:恭亲王奕忻 【拼音】:gōng qīn wáng yì xīn 拼读注意:“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
奕诉读作:yì xin.爱新觉罗·奕欣,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弟。
恭亲王奕欣是晚清时著名的政治家,不仅很有能力,而且仪表堂堂,是当时道光皇帝比较喜欢的皇子之一。人们之所以说这位王爷差点当上皇上,那是因为道光皇帝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曾经在咸丰皇帝和奕欣之间犹豫不决,后来道光皇帝下定决心选择了咸丰帝,这就使得这位才华过人的皇子,在最后只是成为了一名王爷。
咸丰皇帝因避乱热河,最后病死时间非常仓促,给清朝权力的交替留下了一个真空状态,但是八大臣辅政的格局已经形成,使得恭亲王奕欣无机可乘。听政与八大臣辅政的格局虽说稳定无比,但最后却因为慈禧太后的野心而打破,慈禧想要独霸朝堂的愿望使得她和恭亲王奕欣产生了合作的机会。
弈欣天资聪颖,从小就刻苦学习,能文能武懂得谋略。弈欣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明直率而没有继承皇位。一个国家能够繁荣昌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其次是有一个优秀的继位者。
另一方面,卓秉恬虽未替奕欣取得皇位,但奕欣却学到了卓秉恬因长期兼管京尹而获得的理政务实之才。由于此时奕欣未满十五岁,可以说还是个孩子,所以他并未完全了解这次竞争的成败会对自己一生所产生的影响;而大奕欣一岁半的兄长奕詝却充分了解到了个中玄妙,岁月磨练带来的经验胜过了天资聪明。
我们也不能指望奕做了皇帝就要开始政治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甚至走上君主立宪,这是做不到的。关键的问题是奕的利益是建立在封建传统制度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他并不会动摇制度根本,而想要彻底的恢复,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但从个人能力上说,他远在咸丰之上。
1、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1833年—1898年),号乐道堂主人,清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清末洋务派首领,绰号“鬼子六”。身后谥“忠”(满清宗亲谥“忠”者唯奕与多尔衮二人)。
2、爱新觉罗·奕欣的介绍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3、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奕欣出生,与咸丰帝(奕詝)属异母弟。但奕欣生母孝全成皇后早死,是奕欣生母静贵妃受皇后托孤遗命抚育皇四子奕詝。奕欣与奕詝同在一母照拂之下,且年龄相仿,无异于亲兄弟。
4、爱新觉罗·奕欣,幼年师从卓秉恬、贾桢,聪明好学。道光帝立储时,曾在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欣之间犹豫不决。
5、——·大清年间·宗亲传·肃亲王长子·爱新觉罗弈昕·——宣德二十八年肃亲王侧福晋郭络罗氏芷柔诞,赐名‘弈昕’,行二。居贝勒府逸然轩 隆庆元月元月,随父升迁入住肃亲王府,仍居逸然轩 昕,明也。代表明亮之意。
6、光绪二十四年奕欣病逝,诏谥“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宁第7子,咸丰年封醇郡王,其福晋为慈禧胞妹。
奕 yì xīn 奕-清朝末年的恭亲王,生于1832年,死于1898年。是中国清末大臣,洋务派在中央的首领。清朝世袭亲王。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第六子奕欣封为和硕恭亲王。
“奕”作为名字,带有前途高远,大有作为的意思。希望宝宝成为思维缜密,神机妙算的人。“奕”字取名寓意是有风度、有神采、美丽动人、兴旺发达、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之义。
奕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ì,总笔画数为9,属于褒义词。释义为:积累、重复/重叠;光明;表达某种情绪增强 [1] ;姣美。通“弈”,下棋,闲习。欣xīn(ㄒㄧㄣˉ)本义:说破。打开天窗说亮话。引申义:欣喜。(形声。
花琪来源成语:琪花瑶草名字寓意:此成语是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也代表着美丽的女孩,此名字寓意着高贵典雅、风姿绰约、美丽大方。
史书就奕欣担任首辅这一时期的作为鲜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中国史纲要》称:“奕欣任职两年,没有什么作为”,但事实证明满清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并未继续恶化。
1、奕欣自辛酉后开始主持枢务,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因精通洋务,被称为“鬼子六”。他建议设立的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西人称之为“(清)制订的主心骨”,“精明强干的家与外交家”。
2、历史上恭亲王奕欣被叫作鬼子六的原因是。历史上恭亲王奕欣为道光帝第六子,内称“六爷”,加之精于洋务,与西方人(清人鄙称为“鬼子”)接触较多,故得到“鬼子六”的称号。
3、但是,道光皇帝最终把皇位传给了奕詝。或许,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味在里面吧。其次,是因为恭亲王多年主持洋务,那时候,人们称呼洋人为“鬼子”,自然会把恭亲王抨击为“鬼子”“鬼子六”“六洋鬼子”。
4、奕欣与倭仁争论过后,一些人仍在背后攻击奕欣“以夷变夏”(夏即华夏、中国),骂他是“鬼子”、“鬼子六”、“六洋鬼子”(奕欣在兄弟中排行第六),骂他主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鬼使”。
5、恭亲王奕欣因为精明灵活,又因为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再加上自己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所以被人们称呼为“鬼子六”。恭亲王奕欣在个人政绩中最大的成就是,靠个人擅长的外交能力为大清挽回了很多损失。
6、民间认为他经常和洋人打交道,民间百姓不懂政治外交大事,就认为他是假洋鬼子。再又因为他是道光帝的第6个儿子,排行老六,遂称“鬼六子”。